周末,我大学同学W哥打电话约女士加入“老地方”。看来W哥有话要说,沈女士当然有牛排吃。W哥是某企业的设备技术总监。由于大学所学专业的特殊性,他对设备涉及的电机,尤其是进口电机的国产化非常感兴趣,也很专注。最近W哥对某型号高速电机的绕线方案的选择感到“惊讶”,还专门和女士讨论了大胡子老外的“妙招”。
从电机标签Ms的数据可知,电机运行速度高达5000 ~ 6000 rpm,电机结构非常紧凑。如果采用双叠片绕组,工艺性差,绕组系数和槽利用率低;单层绕组比较理想,但是线圈端太长。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,选择双层同心缠绕是上策,这是留胡子的设计师和老外的“套路”。
电机绕组的类型应与产品本身的结构特征相匹配。是好是坏,其实各有千秋。今天Ms就参考这个电机绕组的案例来谈谈双层同心绕组。
每极每相槽数q和绕组型式
每极和q相的槽数是每极下各相绕组所占的槽数。将子槽数设置为z,相数设置为m,极对数设置为p,然后
q=Z/(2pm)……(1)
对于小型电机或小型2极电机,当q=2时,使用链条绕组,如图1所示;当q=3时,使用交叉绕组,如图2所示。当q4时,采用单层同心绕组,如图3所示。
图1
图2
图3
双层同心绕组
最小电机跨距角大,内腔空间小,所以要将导线插入双叠片绕组极其困难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答案是两层同心。下面以2极、24槽、跨距为5(为使端长最小,跨距选择为2q/3)为例,说明如何使双层绕组同心。图4是双层卷绕方案。
图4
每个线圈侧的端部连接不是图4中的唯一方案,只要电流方向和附属关系与图4中所示的相同,该方案就完全等同。现在把图4中电流方向相反的线圈侧,按照最近距离原理,逐一重组连接。结果如图5所示。类似同心单层绕组,相当于双层绕组,即绕组同心。
图5
双层同心绕组应用价值
虽然只是形式上的改变,但效果却大不相同。——的结构,原本不能采用双层绕组,可以在任何场合使用。
本文为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请分享转发!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