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圈和绕组的结构设计既要满足电气性能和温升极限的要求,又要注意电磁线和绝缘材料的经济合理使用,结构简单,制造方便,即要有良好的工艺性。为了实现更好的可制造性和可靠性,在早期必须考虑一些控制点。对于这样的问题,女士参与分享一些内容。
1成型线圈导线的排列
成型线圈的排列如图1所示。方便缠绕图(a)中的单线或图(b)中的双线,匝间绝缘不易损坏。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这种布置。很难制造如图(c)所示的单排和双排。为了防止匝间电压过高,每行都必须换位。虽然在换位处有额外的绝缘,但它仍然是匝间绝缘中最脆弱的部分。生产实践证明,这种线圈的废品率很高。图(d)和(e)的排列只换位一次,或者两排分开绕线后,可以在前端连接,避免匝间绝缘损坏,但排间电压高,必须考虑附加绝缘。
4 4 4 8 7 4 8 4 5
3 3 3 5 6 3 7 3 6
2 2 2 4 3 2 6 2 7
1 1 1 1 2 1 5 1 8
(a) (b) (c) (d) (e)
图1
2导线和绝缘材料的选择
绝缘扁线的截面尺寸和厚薄比约为1: 2,接近方丝,缠绕时易扭曲;线圈拉伸时,太平的导线边缘容易倾斜,匝间绝缘容易损坏。扁丝的绝缘一般采用双玻璃纤维包或双玻璃纤维包。如果双层玻璃纤维包装仍然不能满足要求,最好使用薄膜包装。
国外开发了一种Nomenm纸(含50%云母粉的芳香族聚酰亚胺胶纸),用于大中型电机。导线绝缘薄而可靠,可减少线圈制造工作量和成本。
诺门纸只用一层,厚度为0.08 mm,纸带完全覆盖了导线的两个窄边和一个宽边。由于第二宽侧面对相邻的环,那里不产生电晕,所以原则上不需要电晕保护层,在这个宽侧留有纵向缝隙,不会造成漆包线变质的可能性。在线圈侧的顶部(或底部),该狭缝面向主绝缘,并且因为狭缝只有大约0.08毫米,主绝缘的第一云母层和树脂可以完全填充它。
扁绕磁极线圈的弯曲半径与带状导体的宽度和厚度有关。如果半径太小,带状导体的外边缘会出现裂纹。根据实践经验,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如公式(1)所示:
R=0.05b2/a(1)
其中a和b指带状导体的厚度和宽度,一般取a:6=1:15及以下。
一般来说,软绕用的圆铜线直径不宜大于1.56 mm,最大不宜大于1.68 mm,因为粗导线太硬,缠绕和埋设都比较困难。但是,如果增加并联绕组的数量,线槽的空间利用率就会降低。同时,线径越小,单位重量价格越高。所以在设计上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比较。
电磁线绝缘层和绝缘材料在埋设等过程中受到机械力。选择材料时,应根据绕组的不同特性,对其机械强度进行必要的余量。同时,必须考虑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和成本;应尽可能避免来源困难的材料。
电机绕组倾向于减小绝缘厚度,合理提高耐热等级。设计保温结构时,应优先选用薄膜、玻璃纤维和合成纤维制品;当需要云母制品时,首先要考虑云母粉。
3线槽填充
就电机a有效材料的充分利用和运行性能而言
设计软绕组时,应结合铁芯槽形特点和生产经验确定槽满率的选择。一般取75~78%,不超过80%;两极电机不应超过75%。在相同条件下,转子绕组的槽填充率可以略高于定子绕组。对于开口槽和半开口槽的设计,应根据线圈尺寸留出适当的装配间隙,双侧间隙一般为0.4~0.6 mm左右。
4端伸长度
减少端部延伸长度可以节省电磁线,降低电阻损耗,但端部延伸尺寸短会造成端部嵌入和成型困难。从而增加匝间短路可能性。双层绕组端部延伸长度随绕组节距(或极数)变化较大,而相同节距的同心绕组端部延伸长度变化不大,因此不同极数的电机可以使用相同的端盖零件。
以上非官方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。
返回